有关中学实习报告三篇
在生活中,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学实习报告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学实习报告 篇1一、 生活篇
时间如涓涓流水缓缓地流过,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让我们细细品味。在通关镇中三个月的实习生活过得很充实,很快乐,也让我充分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不尽的光怀。尽管我们俩个人不同班不同寝室,在实习前我们也不是非常熟悉,但在三个月的实习期间,我们几乎每天早晨,一起去学校,一起放学,一起吃饭,在此期间,我们感觉我们各自的了解逐渐加深。刚到实习学校时,我们一起打扫收拾我们的办公室,将一个本来混乱的实验室整理成了一个干净整洁的办公室,这里记录了我们的欢笑,我们的忙碌,我们的进步与成熟等等。
我们的指导老师也非常的认真负责,在实习期间,他带领我们一起备课,一起听试讲,一起讨论问题,在我们遇到难题的时候总是想办法一起解决,而且他也能够以身作则,做好自己的工作,甚至到后来身体不舒服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工作,生病了还坚持来到学校,他的工作精神真的让我很钦佩,他不愧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们一起度过了非常难忘的三个月,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回忆。不管是我们一起备课讨论,还是一起听课评价,一起讨论各自带的班级,一起在休息时的欢声笑语等,这些都让人感觉我们真的是一个温馨团结的集体!
我们俩 ……此处隐藏5301个字……87)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也是现代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创立者。沿着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研究儿童道德判断的路线,在儿童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教育领域构建了一个包括道德发展的哲学、道德发展的心理学以及道德教育的实习策略的庞大理论体系。“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是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运用于儿童道德教育实习而提出的重要方法。
所谓“道德两难”,是指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两者不能兼顾的情境或问题。它以道德两难故事为基本材料,让儿童对故事中的道德问题进行讨论并回答围绕该故事提出的相关问题,以此判断儿童所处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并引导和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方法。该方法的关键在于要以两难故事诱发儿童的认知冲突,促进积极的道德思维从而促进其道德判断的发展。他把道德教育的目的定为促进道德判断和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
最著名的道德两难的例子就是科尔伯格虚构的“海因兹偷药救妻两难”,“不许偷盗”和“救人性命”,两条道德规范狭路相逢,发生不可避免的冲突。海因兹必须在二者之间做出抉择,遵守“不许偷盗”规则必须违背“救人性命”的规则。任何行为决断都会违背其中的一条规范,所以“道德两难”。
(故事内容及问题,见附录一)
科尔伯格通过对10多不同国家的被试进行研究,发现尽管种族、文化和社会规范等各方面都不相同,但人的道德判断随年龄发展而发展的趋势却是一致的,他发现的道德判断的3种水平和6个阶段具体是:
(1)前习俗水平(0~9岁):处在这一水平的儿童,其道德观念的特点是纯外在的。他们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这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