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与不见散文
见与不见散文1游走红尘,一场雨悄无声息地降落,打在季节的柔情中,倾诉一段关于爱的过往。模糊的双眸,守望的背影交织在今生的相思湖畔。当爱出现时,正好是雨季......
独自想走在流年的河畔,在祈祷中守候,在希望中企盼。细雨笼罩着泛起波澜的心海,曾经的沧海桑田早已消散在尘世的每一个角落。雨水拍打着延伸到远方的小路,泛起的浪花诉说着爱的心语,温暖着人的爱恨情仇。
雨季,爱的种子萌发,即使爱已消逝,这粒种子依然开放,绚丽地开放在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直到地老天荒。
红尘的渡口,人来人往,行色匆匆。有些人,转身即是天涯;有些人,在一瞬间的回眸中,深深相爱,需要很长时间去守望。可能是一生,永远没有期限。
在白莲迎风盛开的清晨,你的背影进入了我的文字世界,从此,那个世界多了一份执着与淡定,让我懂得原来这也是爱的一种———在文字里爱你。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见与不见散文2沉默太久,相信时间是冲淡记忆的良药,再也不会,随着目光追随向前,再也不会,相信一句话可以慰藉心灵,再也不会,想起自己傻傻的,又一次上当。
都说,上帝是个贪玩的孩子,总喜欢捣乱,是否他也在我身边出现过,乱我一身是非过错?我情有独钟却钟在天海,是非梦里,我再也不会,披一身黑色外套裹起来黑夜就是我的世界。
傻过一次就够,眼泪再多也不够挥霍,当初说要快乐,现 ……此处隐藏1861个字……个嫂子,家人都不理解。我知道大哥是心高之人,对媒妁之言的拉郎配不满意。我是个心潮的人,我理解大哥的爱情。大嫂子说,大哥看到信后哭了。这是怎样的心伤呀,亲人的理解和包容是疗伤的良药,疏不知一封书信起这大作用。
从自己谈恋爱到结婚,几乎没写过书信,因为都在镇里,三天两头见面,没必要写书信。到通辽上学,每周坐火车回家,人到了信不一定到,何必呢。调到呼市后,家里有电话,有事通个电话,就行了。说实在的,没有体会到“此情怀、纵写香笺,凭谁与寄。”“云中谁寄锦书来?”锦书难托的滋味来。
这就是一书信一世界、一枝叶一如来吧。
那年、那时,虽笔不离手,但未有云中传锦书的日子,常常于执迷官样文字。有的连写“见字如面”的亲人都没了,想发自心底的真诚告白都没有机会了。
我想,书信是真实传递心声的载体吧。
都将自己所想抒写的意旨悄然隐于其间。
有时心里很困窘,现在社会发达了,有了手机,微信,QQ,微博,人们沟通交流方便了。
可是面大了,圈多了,跟谁说的都一样,转发一下都妥妥的了。
有时别人发来问候的信息,都怀疑是不是给别人发的一样,有的把转发的名字也一并转过来了,该不该回呢,是不是有点虚,有点假。
有时我不愿在这类信息上停留。它来时无意义,没有深刻的记忆,还会把本真的东西卷走。
我很无力,觉得对面是一个人,却觉得隔着一堵墙。
而我们往往忽略醒来的第一个问候,早安。睡前的最后一个声音,晚安。虽然字数少,这问候却是真的。刚刚好。
那就拾起一片绿叶,写上书信,送给友人作书签吧。
封印了一些有痕的灵魂,让彼此的心跳,目光和对白,像往常一样我才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