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壁》观后感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画壁》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画壁》观后感1《画壁》的最后,朱孝廉还是回到了现实之中,情爱也罢,最后不过都是虚妄。
他和芍药终究错过。两个人在电影中似乎都没有怎么表达,但却是真的爱上了,让彼此感受到了。当朱孝廉说救牡丹是出于义的时候,他大概已经喜欢芍药了。牡丹问,世间的男人都是喜欢很多女人吗。朱孝廉回答说,有的男人一生一世只喜欢一个女人。而显然这个时候他喜欢的是芍药。这与前面的情节多少有些不相符。在前面,朱孝廉第一次回到寺庙之前,牡丹问他,如果我跟你出去,你能否和我一生一世,朱孝廉说我能。很容易的看出来,朱孝廉背弃了诺言。而在人物关系图中,朱孝廉和芍药的箭头上写着,见异思迁。不晓得这是一个贬义词还是褒义词。如果说他做得对,但他确实违背了最开始对牡丹的诺言。如果说他做的错,我又感觉他没有那么薄情。于是只能理解为世事多无奈,有的时候人大概自己也掌控不了自己的内心。像他这样的还算是不错了,不像有的人,爱着的时候多怎样多怎样。一旦不爱,立马抛开。他虽然有一点点多情,却不绝情。
再说影片中的翠竹,她虽然知道是假成亲,但是她却依然爱上了。爱上了并没有说出来,她不想再给朱孝廉任何的负担,只想陪在她身边,他去救牡丹,她也去。朱孝廉开心她就会跟着开心,作为一个不是主要的人物, ……此处隐藏3163个字……佛教五大明王中的孔雀明王。
而画壁的整个故事的本来面目就是:在顿悟成佛前,孔雀明王和不动明王是一对恋人,但正是由于这一段恋情,使得两人始终无法修得圆满。(不动和尚在剧中那就经典台词:“心中还有你,我怎么成得了佛”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所以两位明王在以壁画为界的两个空间里各自修行。不动明王需要破除的是恶念、执念和善念(佛教中称之为三尸),而孔雀明王需要破除的却是怨念和贪念。而要真正破除这些杂念,做到无欲无求、无色无相的境界,就需要一番历练和磨难。所以不动明王就将其恶、执、善三念化为三个人(孟龙潭是恶、朱孝廉是执、后夏是善),进入孔雀明王修炼的画境进行历练(难道这就是密宗的双修历练法门?)经过种种艰难的历练后,孔雀明王在不动明王的点拨下,最终抛开种种俗念顿悟成佛。(注意,这里说的是抛开各种俗念,而不是万念俱灰。因为只要有人的存在,这些欲念就无法消除。这就与剧中姑姑虽然通过自己强大的法力,将剧中的各色人等杀的灰飞烟灭,而后又在不动和尚的点拨下将所有人物恢复原形的剧情设计契合的天衣无缝。)而不动明王的恶念、执念、善念三尸,在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后,随着不动明王的功德圆满、立地成佛,自然烟消云散。本剧的妙处就在于,用一个多角爱情故事为主线,暗地里却讲述了一个悟禅修佛的故事。不过这条暗线过于隐晦,没有相关宗教知识,不潜心研究的人,始终参不透其中的真相。虽然情节有些许狗血,但精致的画面、如云的美女很好的补充了剧本的不足(当然主要是后者)。整部剧看下来后,那三个人的结局让我十分费解,如果说整部剧的大部分剧情只是朱孝廉的壁前一梦,可是为什么待他们一行三人准备离开寺庙时,一出门就灰飞烟灭。难道是中国版的盗梦空间,也玩的是梦中梦?我想大多数人对这一诡异的结局,都会像我一样云里雾里。